无障碍 关怀版 返回首页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405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来源: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1-05-28 11:22

省农业农村厅:

李汉宇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以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提案》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十三五”以来,我州以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抓,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州委州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并成立黔东南州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1名副州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协调全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0万亩,形成了道地药材太子参、钩藤、天麻、黄精、草珊瑚、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带,累计带动农户14.45万户55.63万人,其中脱贫户8.87万户34.07万人。

一、支持黔东南州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质量优的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高道地药材供种供苗能力方面。一是加强道地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规划。2021年3月15日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1年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种子(苗)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黔东南州在省级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目标和措施,明确了建设黔东南州道地药材天麻、太子参、铁皮石斛、黄精、钩藤、淫羊藿、白芨等品种良种繁育重点基地15个,重点培育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锦屏贵枫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种子(苗)生产企业15家。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道地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提高道地药材供种供苗能力。先后争取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4.58万元,重点对雷山乌杆天麻种苗培育基地、太子参“施太1号”种子种苗繁育等基地进行扶持。目前,全州建成种子种苗基地2.65万亩,每年可推广种植面积25万余亩。

二、支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为推动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我州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先后争取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重点支持黎平县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太子参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榕江县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等16个示范基地建设。2021年,将重点支持施秉县、黄平县建设贵参1号太子参示范推广基地,锦屏县建设锦斛1号铁皮石斛示范推广基地,剑河县建设贵钩1号钩藤示范推广基地,从江县建设贵同箭叶1、2号淫羊藿示范推广基地。通过建设一批优质道地药材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三、支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道地药材加工建设方面。我州紧紧围绕道地药材产业建链、补链、延链要求开展药材加工工作推进。一是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加强道地药材加工基地建设。2020年支持初加工能力提升项目3个,支持资金300万元。二是在加工及产业链延伸上,积极编制、储备药材加工项目开展招商,先后引进香港培力、杭州华东医药等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我州,开展中药材加工和销售。目前,在深加工方面,全州获得生产许可资质的医药制造企业15家,45个品种取得国家批准文号,14条生产线取得GMP认证证书。初步形成黔东南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丹寨医药产业园和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医药产业园3个重点健康医药产业园区。在初加工方面,全州具备初加工基地共计36家,总加工面积89567平方米,年总加工能力34351吨,覆盖种植面积35万余亩。

2021年4月24日